要想马儿跑得快,必须让马吃足草。对于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河南来说,"双创"必能释放出充足的新动能"草料"。前不久,河南共有14项工作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数量位列,"双创"工作就是其中一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河南双创的总体态势和带动效应。在河南这片沃土上,"双创"未有穷期。目前,河南"双创"工作的情况如何,发展趋势如何?对此,记者对我省"双创"工作突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了采访。
【企业】12个博士"培育"一棵杂交构树,帮贫困户走上脱贫路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河南兰考,有家企业把"山沟沟"里常见的构树,变成了一棵"致富树"。
9月4日,兰考中科华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广亮站在构树田里,望着绿油油的构树叶,喜滋滋地笑着。这片构树可不一般,它可是一棵"科技树"。
马广亮介绍,两年前,他来到兰考投资300多万开公司。对于一家新成立的科技型企业,并没有充足的资本进行研发。
"政府给我提供了4000平方米房屋,三年内无偿使用,用作杂交构树育苗组培中心。"马广亮说,目前,公司筹建了"河南省杂交构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由兰考县人民政府、中国科、中国农业大学、中科华构共同投资组建,拥有高素质人才25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8人,本科生5人。
"这支高素质人才对我们企业帮助太大了。"马广亮说,企业的主要业务包括杂交构树新品种选育和研发各畜种杂交构树饲料配方。
现在,正是构树叶丰收的季节。9月4日下午,兰考县惠安街道杨山寨的村民霍龙站正在忙着收割构树。"构树叶长到1米多,就可以收割了。"霍龙说,收割后,构树叶还能再长起来,能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收割。
收割好的构树叶,现场被加工制作成饲料,等待运往河南及周边的牧业公司。
像霍光一样,还有11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95%都是当地的村民。马广亮介绍,目前,公司在兰考县内推广种植杂交构树6000多亩,在兰考县外推广1500多亩,进入丰产期后,每亩收入3000元/年左右,净利润1000元/亩/年左右。不仅能给贫困户提供就业,还能带动贫困户脱贫。
【高校】700字的政策,河大33名"双肩挑"干部重回专业技术岗
目前,地方高校在地方创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发挥高校的作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双创"动力?我省的高校已经做出探索,并取得成效。
如何让人才资源回归到教学科研一线?目前,河南大学鼓励"双肩挑"干部回归专业技术岗位,专门研究出台了《中层领导人员回归专业技术岗位暂行办法》。记者了解到,整个《暂行办法》只有7条,短短700字,却吸引了33名"双肩挑"干部提出申请,回归专业技术岗位。为确保这项制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河南大学专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让回归专业技术岗位的干部,能专心、踏实搞科研。
而走进黄河科技,时刻都能感受到"双创"的热浪。创客训练营、校企合作工作室、创客工厂、众创空间、众创咖啡、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场所实现了校园全覆盖。
黄河科技的"双创"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不仅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双创"人才定为方向,还提出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
同时,黄河科技完善修订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7个文件,近三年学校科研项目经费总额2496.5万元,发放科研奖励2614万元,鼓励科技成果转化,转化净收益的90%用于成果完成人的奖励酬金和科研费用。
据悉,去年国务院"双创"专题督查调研组和国家创新创业专题调研组先后到该校调研,并对"双创"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科研院所】聚焦"双创",省农科院为现代农业创新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企业】12个博士"培育"一棵杂交构树,帮贫困户走上脱贫路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河南兰考,有家企业把"山沟沟"里常见的构树,变成了一棵"致富树"。
9月4日,兰考中科华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广亮站在构树田里,望着绿油油的构树叶,喜滋滋地笑着。这片构树可不一般,它可是一棵"科技树"。
马广亮介绍,两年前,他来到兰考投资300多万开公司。对于一家新成立的科技型企业,并没有充足的资本进行研发。
"政府给我提供了4000平方米房屋,三年内无偿使用,用作杂交构树育苗组培中心。"马广亮说,目前,公司筹建了"河南省杂交构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由兰考县人民政府、中国科、中国农业大学、中科华构共同投资组建,拥有高素质人才25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8人,本科生5人。
"这支高素质人才对我们企业帮助太大了。"马广亮说,企业的主要业务包括杂交构树新品种选育和研发各畜种杂交构树饲料配方。
现在,正是构树叶丰收的季节。9月4日下午,兰考县惠安街道杨山寨的村民霍龙站正在忙着收割构树。"构树叶长到1米多,就可以收割了。"霍龙说,收割后,构树叶还能再长起来,能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收割。
收割好的构树叶,现场被加工制作成饲料,等待运往河南及周边的牧业公司。
像霍光一样,还有11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95%都是当地的村民。马广亮介绍,目前,公司在兰考县内推广种植杂交构树6000多亩,在兰考县外推广1500多亩,进入丰产期后,每亩收入3000元/年左右,净利润1000元/亩/年左右。不仅能给贫困户提供就业,还能带动贫困户脱贫。
【高校】700字的政策,河大33名"双肩挑"干部重回专业技术岗
目前,地方高校在地方创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发挥高校的作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双创"动力?我省的高校已经做出探索,并取得成效。
如何让人才资源回归到教学科研一线?目前,河南大学鼓励"双肩挑"干部回归专业技术岗位,专门研究出台了《中层领导人员回归专业技术岗位暂行办法》。记者了解到,整个《暂行办法》只有7条,短短700字,却吸引了33名"双肩挑"干部提出申请,回归专业技术岗位。为确保这项制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河南大学专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让回归专业技术岗位的干部,能专心、踏实搞科研。
而走进黄河科技,时刻都能感受到"双创"的热浪。创客训练营、校企合作工作室、创客工厂、众创空间、众创咖啡、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场所实现了校园全覆盖。
黄河科技的"双创"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不仅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双创"人才定为方向,还提出以双创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
同时,黄河科技完善修订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7个文件,近三年学校科研项目经费总额2496.5万元,发放科研奖励2614万元,鼓励科技成果转化,转化净收益的90%用于成果完成人的奖励酬金和科研费用。
据悉,去年国务院"双创"专题督查调研组和国家创新创业专题调研组先后到该校调研,并对"双创"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科研院所】聚焦"双创",省农科院为现代农业创新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省农科院选育的郑单309亩产可达800多公斤。近日,专家以及全省种植大户代表和企业代表参加郑单309现场观摩会。
8月29日,温县的一块玉米田里,热闹非凡。正式余米丰收的季节,省农科院、省科技厅的专家们,专门到玉米田里观摩郑单309的长势。
省农科院选育的郑单309玉米穗饱满、结实,一般的玉米品种亩产在500斤左右,而郑单309的亩产达到了805.7公斤,并且还适宜机器收割。
这,只是河南省农科院"双创"工作的缩影。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告诉记者,作为全省农业科研战线的领头羊,省农科院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全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有力促进了农民创业生产,为服务"三农"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省农科院在推进"双创"方面工作亮点颇多。首先,聚焦产业发展,持续提升新品种供给能力。针对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育成一大批优质品种,有力地支撑了河南优质小麦、玉米、花生产业的发展。其中,郑单958引领我国玉米育种进入高密度育种时代,在优质花生育种方面引领我国花生远缘杂交育种跻身世界行列,在水稻、棉花、大豆、芝麻、油菜等农作物育种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其次,着力自主创新,率先实现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在蔬菜育种方面构建了"十字花科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被誉为"细胞工程技术应用于育种实践的成功范例";在动物疫病防治研究方面,率先建立了完善的动物疫病及肉制品安全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在基础研究方面,花生、芝麻功能基因组学(基因组测序)取得重要突破。
再次,强化示范推广,大力提升支撑"三农"发展能力。"十二五"以来累计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80多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70余项,培训农民130多万人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2017年,省农科院整合全省农科系统53家单位,共同启动实施了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后,发挥科技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农科院通过实施科技推广项目助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16年以来共派出341名专家参与组织实施56个扶贫项目。其中,在兰考县指导农户发展大棚甜瓜种植,助推"兰考蜜瓜"成为兰考县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已种植10000多亩,亩均效益2万元以上,成为全省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典型。
【专家】"双创"工作有序推进,建议打造河南"双创"升级版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双创的决策部署,发挥双创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近日,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河南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撰写的《河南双创蓝皮书》发布,详细阐述了2016-2017年河南省创新创业发展走势分析与展望。
如何进一步推动河南"双创"工作?对此,记者也采访了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喻新安。
喻新安认为,经过近几年不断推动,河南的"双创"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在"双创"方面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河南的‘双创’工作正在有序、稳步推进。"喻新安说,河南经济稳中有进也与"双创"的发展有极大的关系。
他认为,目前我省的"双创"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为双创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双创"载体平台在进一步完善,目前我省已经建设了50多个"双创"基地,并推进新型孵化平台的建设;"双创"主体得到加强,科技型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创新主体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不过,喻新安也指出,目前河南的"双创"工作还面临创新主体不强、,"双创"体制机制活力有待增强、创新活力有待提升、科技研发投入少、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他建议,下一步要进一步优化我省"双创"环境,加大对政策和资金支持,提升"双创"政策的精准度,打造河南双创工作升级版。
【新闻1+1】
洛阳等6地被确定我省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
9月4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已经确定:洛阳、开封、新乡、许昌、鹤壁和焦作等6个省辖市将作为批河南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
据悉,批河南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申报踊跃,共有11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县申报。通过组织科技部和国家优秀试点地区科技金融专家进行论证遴选,确定洛阳、开封、新乡、许昌、鹤壁和焦作等6个省辖市作为批河南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
试点地区将得到哪些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将根据试点实施方案,从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培育壮大科技创业投资、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及组织体系、拓宽科技创新发展的融资渠道、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此外,省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办公室(省科技厅)将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及时总结经验并在全省推广,发挥试点地区示范带动作用。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推进试点主要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地方开展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近年来,我省在科技金融结合的途径上积极探索,推动开展了"科技贷"业务,设立了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建立了由11个部门组成的省级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制度,郑州市成功创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我省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省市联动工作机制,丰富科技金融创新体系,营造全省科技金融结合的良好环境。
新闻来源:大河网